您的位置:966中文网 > 武侠小说 > 仙不容人章节目录 > 194 回援唐军的态度

194 回援唐军的态度

仙不容人作者:别怪太监 2019-06-10 09:17
    以己之长攻子之短,这是每一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简单的讨论之后,魏通等一众将领决定将队伍分开。将接下来的行动目标定义为没有高墙深壕的乡镇,村庄。

    毕竟他们没有后方的辎重粮草,在敌人的地界上,不能莽撞的只想着痛快一把就完事了。他们是大唐的军事力量,而且是最精锐的那种,那就必须拿出自己战略性的实力来。

    骄傲的唐人决定在楚郡里大闹一场,不走了。凭借着自己优秀的素质,跟那些背叛大唐,背叛人类的门阀周旋到底,而且要让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疼痛。

    将队伍分成了五个部分,沿着流沙河东西散开,楚地富庶,即使一个个村子打下去,以战养战,也不会让他们饿着。

    但是,他们当然不会将生存下来作为自己的目标,既然是王牌部队,当然要做的更多。

    他们将牢牢把控住楚地的交通要道,伺机寻找那些门阀豢养的兵力野战。在这方面,大唐的玄甲重骑拥有绝对的优势与自信。

    以这些交通要道为基础,他们以流沙河以南那四座骑兵完全无法攻陷的大城为心,四部人马将会围绕着这些大城,不断的清除周围的乡镇,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攻打难度不大的县城。魏通他们就是要用骑兵的机动性,他们所有人玄甲重骑的优势,在流沙河以南扫荡叛军。将他们都困在那几个大城里面,逼他们决战。

    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状态,随着南荒妖兵涌入楚地,他们面临的敌人也会越来越多,情况也会越来越复杂。但魏通几人在商量之后认为,楚郡那些门阀即使有隐藏的力量在他们精锐的玄甲重骑面前也不够看的,除非他们有几个逍遥榜上的人。

    至于南荒的妖兵,自己这些人离开唐王,不也是为了对付那些妖兵嘛!如果自己能够将那些妖兵拖住甚至是消灭在流沙河南岸,那不也是支援了中原的防御吗?至于南荒的强者,他们相信真正高端的人物应该都盯着唐王那个旗帜呢!再说,己方高手也在南荒,还有书院的先生们,昆仑剑仙,敌方不能不重视。

    至于另一部分唐军,则在魏通的带领下,寻找渡河方法,执着的将那些门阀作为自己的目标。

    虽然横贯楚郡,但流沙河并不是一条大河,魏通带领的一部分人则是精锐中的精锐。他将军中武者、法师里面能够做到踏空而行、御器而飞的人,集中到自己的队伍当中。他将沿着流沙河向源头处搜索,只要找到狭窄的地方,便会组织这些人强渡,然后在北岸开辟战场。

    魏通的目标是楚郡门阀的大本营,丹阳城。虽然郢城才是楚郡的行政中心,但所有人都知道,楚郡的门阀都在丹阳城里。既然是门阀们反叛,那叛乱的中心自然就是他们的老巢。

    一开始魏通的这项提议就遭到了大家的极力反对,四部唐军以不满一万的兵力,制衡楚郡一半的地方已然是不可能的任务。魏通想要找的那种渡口,又怎么可能被楚人漏掉。已知敌人肯定会布下重重陷阱,还要踩进去,这样自寻死路的做法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

    魏通最后暴怒骂道。

    “因为他们欠着唐人的血债,只有用血来偿。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理。你们也是书院教出来的学生,应该知道,凡事抬不过一个理字。我们唐人讲理,那就要守理。我们要让那些敢伤害唐人的小人知道,犯我大唐者,必须付出代价,这是我们唐人的态度,更应该是我们这些军人的态度。”

    “这个态度无比重要!”

    长安的宫城中,三省六部的大臣们在朝堂上吵成一团。面对着最上方空荡荡的龙椅,这些大臣仿佛只有用最激烈的争吵,才能抵消掉心中的那一丝没有着落的不安。

    去书院向夫子问记的人依旧是无功而返,更带回消息,书院后山已经闭门谢客,而山下的书院已经停课,所有的学生都已经离校了。

    书院什么意思?

    一直以来唐王李世易,书院的夫子。就是大唐的两个压舱石,如今在这风雨飘摇之际。他们二人一个身陷重围,一个杳无音信。书院的闭门羹,让本来就心下惴惴的朝臣们更是没了主意。

    唐王李世易通过传送阵传回来的纸条,还在龙案上稳稳的放着,但一些大臣仍旧对这些命令有着不同看法。

    三省六部中,门下省、礼部、工部、吏部明确反对执行唐王李世易的命令。而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

    唐王是一代神将,他有着绝对的自信,但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