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966中文网 > 武侠小说 > 道缘儒仙章节目录 > 第十四章 神尺监天护国运,独手赈灾挽民颓

第十四章 神尺监天护国运,独手赈灾挽民颓(2/2)

道缘儒仙作者:鬼雨 2019-08-21 02:23
不由得替朱英担心:“真希望他老人家一路平安。”过了一会儿,她又摸着尺子高兴地道:“这下好了,公子可以调动兵马围剿妖人,不用怕他们人多。”

    叶昊天摇摇头道:“监天尺不能轻用,原因是妖人功力太高,非普通士卒所能抵挡,如果冲突起来,只怕会死伤惨重。与其生灵涂炭,我宁愿从道法上着手,力争亲手除灭他们。”

    兰儿榛首轻垂:“虽然如此,监天尺还是有价值的,起码可以令朝廷兵马不会助纣为虐。”

    叶昊天点头表示同意。

    当晚他收拾丹炉开始炼丹,将收集的万年龟板、千年鳖甲和数十味灵药放在一起,用三昧真火慢慢萃炼。他知道,炼制大补之品火候控制十分关键,太强会破坏药姓,太弱则无法萃取,必须用文火慢慢锻炼。

    经过三六一十八天的不眠不休,最后丹终于炼成了。成丹百余粒,颜色晶莹剔透,芳香扑鼻, 一看就知是绝品的“阴神丹”,所以他感到非常满意。

    此时已经是二月中旬,湖边的番薯还在疯长。已经快四个月了,他决定挖挖看,先从老根挖起。

    兰儿娇笑着抢先动手,挖开泥土。

    两人惊奇的发现,第一个番薯竟然非常巨大,足有三四十斤!而且顺藤摸瓜,又挖出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番薯来,合起来一棵就结了一百五十斤不止。

    叶昊天找了几个稍微小点的番薯在火上烧烤,不久一股甜香透出,软软的汁液流了下来。他尝了一下,只觉满口香甜,禁不住赞不绝口。

    兰儿用纤纤玉手拿了一只,慢慢剥掉外面的软皮,送到唇边咬了一小口,也点头不已。

    叶昊天一口气吃掉三只,才缓口气道:“我要让乐清百姓大量种植。照这样看来,番薯产量很高,一亩地能产几千斤,如此百姓再不会挨饿,人口才会大量增加;而且味道也不错,与五谷相比,别有一番风味。”停了片刻,他又“呵呵”笑道:“引进番薯,大力推广,福泽百姓,也可以算我的一项政绩!”

    兰儿却道:“可惜公子没有问明白那国清寺的老和尚,否则若能将功德转为功力,岂不更好?”

    叶昊天为止一顿:“这……将功德转化成功力?只怕没那么容易。我不敢奢求,还是慢慢修炼来得妥当。”

    此后几个月,他每过几天服用一粒阴神丹,然后静坐练功。

    兰儿也练功不辍, 她的功力眼看就要进入真人期了。

    两人练功五天休息一天。休息的时候叶昊天首先要处理县里的事务,然后跟兰儿到处游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初夏。叶昊天发现县城里多了一些逃荒要饭的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样子好生可怜。上前一问,说是从河南来的,今年黄河决口,家园田地全被淹没了。

    了解情况以后,他宣布建立专门的地方收容难民,只要是到乐清来的,每人发粮食百斤。愿意留下者分给一块靠海边的土地;愿意回去者,每人发白银三两。另外他想到自己拥有的大笔财富,也该找个出路了。

    ※※※

    河南巡抚顾若同已经快急疯了,眼看全省哀鸿遍野,百姓背井离乡,急得抓耳挠腮没有办法。这场百年难遇的大饥荒早就报上去了,无奈朝廷批文:“国库空虚,无银可赈,望各省自己解决”!这天,他召集八个知府开会,号召大家动员各地的乡绅地主开仓放粮,官员也要积极捐献。

    怀庆知府首先站起来道:“大人,我是没辄了,我们府受灾最重,死于饥饿、疫病的人口不下三分之一!大户的粮食早就分光,不愿意分的更被抢光了,哪里还有粮食啊?连树皮都吃光了!”

    开封知府道:“大人,我们已经动员官绅捐献七八次了!库银也动用了,都没有用啊!”

    南阳知府提议道:“今年湖广一带粮食收成还算可以,能不能请朝廷借调一点来?”

    巡抚顾若同闻言一摆手,面现怒色道:“我早就申请了,无奈皇上久不临朝,户部无法做主,只给我们指了一条道,就是让我们自己筹集银两到湖广去买。”

    路德知府道:“那不是废话?有银子不早去了?”

    汝宁知府站起来道:“若是去买,单是我们府就要一百三十万两银子,那么大的款项,哪里去筹?”

    顾若同粗略算了一下,道:“整个赈灾需银一千万两,这……”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愁眉苦脸,实在想不出办法。

    正愁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门口忽然进来一个老者,衣着华贵,神气逼人。众人还在奇怪:“这人是谁?怎么未经通报就跑进来了?”

    却见那人从袖中取出一摞银票,放在顾若同面前,用极具威严的声音道:“这是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只能用来赈灾,若有贪污挪用者,定斩不饶,形同此杯!”说着将顾若同面前的茶杯捏在手中,两指轻轻捻动,坚硬的青瓷化作粉末,随后又挨个儿看了八个知府一眼,眼神像刀子一样锋利。

    众人看了银子先是惊呼起来,看到瓷杯粉碎又把嘴闭上。

    顾若同捧起银票双手颤抖,这可是上百万的人命啊!自己的乌纱帽算是保住了!想到这里他走上前行礼。后面的八个知府干脆跪了下去。

    那人手一招,将所有人阻住,同时道:“诸位是朝廷大员,百姓父母,本人不敢受此大礼,只要百姓能渡过难关就好。”说完转身便走。

    顾若同急忙跟了几步,问道:“请先生留下姓名,本府也好向朝廷禀明,百姓也知道谁是善人。”

    那人转过身来没有说话,只是从袖中取出一把铁尺,在顾若同面前正反展示了一下,然后扬长而去。

    顾若同清楚的看到那把铁尺上有一只龙头,还有“朱玄匡”三个大字,当即吓得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叩头,比见了皇上还要虔诚。

    几位知府奇怪地问道:“大人,他已经走远了。那人是谁?”

    顾若同缓缓站起来,半晌只说了一句话:“监天尺出,四海咸服!”

    众人还是摸不着头脑,但已将“监天尺”三个字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顾若同将银票仔细分成八份,依次递给诸位知府,吩咐道:“详细计算支出情况,每笔款项必须清清楚楚的记录在案,否则诸位的人头小心一点!”

    众人无不心中一凛,暗道:“看来这笔钱非比寻常,只怕不能再贪污挪用了。”

    没几天,监天尺重现世间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所有的王公大臣都震惊不已,因为监天尺每次出现之后,都会有大批的贪官污吏、歼臣贼党人头落地。这一次会轮到谁呢?好多人已经坐立不安了。宫里、宫外所有人都纷纷追寻监天尺的下落。顾若同更因此被招回京城,被逼着将经过情形说了一遍又一遍。

    过了两个月,这场搔乱才渐渐平息下来,大家都在想:“这次监天尺大概只送银两不杀人,我的人头看样子是保住了。”于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又恢复了歌舞升平的样子。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几位天师和真君却不敢放松,仍然派出大批人手进行访查。

    可是那位衣着华贵的老者到底在哪里呢?

    ※※※

    送出银票之后,叶昊天感觉轻松了很多。他赚了那么多银子,本想建立自己的势力,为报仇雪恨打好基础。如今监天尺在手,可以调动朝廷兵马,这些银子便失去了意义,用在老百姓身上,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

    回去的路上经过杭州。再游西湖,他想起与兰儿初次相遇的情景,简直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兰儿更是挽住他的手臂,声音甜甜地道:“公子,我真的好幸福!”

    叶昊天将她揽在胸前,在她的面颊上轻轻吻了一下,柔声道:“我也是,要是没有你,不知修仙的路上该有多寂寞。”

    兰儿任他轻轻拥着,抬起螓首,心中充满柔情,双眼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嫣然一笑道:“公子果然与众不同,豪迈之余又有温文尔雅。我喜欢。”

    叶昊天“哈哈”笑道:“很久以前,就在我们立足的地方,有位姑娘名叫西施。世人都知道她的美丽,可是却总说自己的心上人比西施还美。你看到的只是我的一面,或许并没有看到我的缺点。”

    兰儿没有理会他说话的本意,目光迷离地道:“西施真的很美吗?”

    叶昊天看着她眉如翠羽,肤如白雪,眼若秋泓,唇若朱丹,禁不住心中一热,说道:“西施怎赶得上我的兰儿?”

    兰儿心头一甜,整个人几乎醉倒。

    进入杭州城,叶昊天挂念王老汉一家,于是取出龟镜察看。不久龟镜中出现了老人的身影,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变换了角度想看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院子,看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标志,大门上似乎写着“王石园”。

    看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王家到哪里都忘不了弄了一辈子的石头,不但自己的名字有“石”字,连住处都成了“王石园”。

    “王石园”并不难找,只花了半个时辰就找到了。当他没有敲门直接闯进去的时候,院子里的几个人都欢呼起来,随后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从他们的叙说中,叶昊天了解到,王家到杭州以后潜伏了好久,只到最近才出来活动,正准备拿点钱出去投资,还不知道做什么好。

    叶昊天指导他们开旅店、酒楼,大家都表示赞同。只有王小石说没意思,不如出去闯闯。

    叶昊天知道他功夫已经不错,就这么憋在家里确实有些难过,于是建议他:“今年秋天要开武举,兄弟不如前去试试,若是能中个武状元,那就太好了!”

    大家看着王小石,王小石的眼睛里已经放出光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