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966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北美大唐章节目录 > 171 鹿皮贸易

171 鹿皮贸易(2/2)

北美大唐作者:白面黑厮 2019-08-26 00:37
还觉得一阵奢侈,唐人居然用金属作为容器,实在是不可想象,午餐肉扑鼻的香气让他不由吞了吞口水,然后用刀子切了一块放在嘴中咀嚼。

    “哦,这是何等的美味……”印第安人的烹饪能力也强不到那里去,所以斯帕姆这种东西恩尼亚也觉得非常好,当然不仅有肉有盐分,而且还有金属罐子,这个也很有价值。

    至于酸酸甜甜的水果罐头,更是让印第安人十分喜爱,显然这样的东西不可能是普通印第安人能够消费的,必然是地位较高经济较好的人才能享用。

    因为徐道润也完全没有数以物换物的情况下要怎么拿唐人的东西交换印第安人的鹿皮,好在克里奥翻译大致知道平时英国人跟他们怎么交易,所以徐道润就按照英国人往常的交换比例,跟恩尼亚完成交易。这显然给了克里克人一些惊喜,因为在他们唐人的货物价值更高,质量更好,他们还担心带来的一捆捆鹿皮无法换到足够的东西。

    徐道润这次的交易也不算亏,即便是按照日常唐人出售这些东西的价格,也是有些赚头的。毕竟唐人的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生产些金属工具,斯帕姆水果罐头这些都不是值钱的玩意,亚麻纺织品倒是贵一些,不过徐道润没卖多少给恩尼亚。

    实际上拿下东南地区的战略,也有发展棉纺织业的考虑。阿拉巴马密西西比都是棉花产区,当然现在这里还都是驱赶着野生动物的印第安人,不过接下来唐人就会在这里大面积种植棉花,然后像彭萨科拉这样的城市就会建立起棉纺织厂,直接在本地生产棉布,然后销售到南美或者美国去。

    让恩尼亚多少不太满足的是,唐人似乎并不愿意出售他们的火枪给自己,倒是他拿到了一些锋利的刀具和矛头,而且唐人也没有朗姆酒。西方殖民者将朗姆带入了印第安社会中,立即使得很多印第安成为了酒鬼,对于朗姆的消费量巨大。唐人倒是有一些口味比较淡的米酒和葡萄酒,可是显然不够烈,让印第安人不能喝醉。

    徐道润倒是暗暗记下来,大唐本国也是酿造高度白酒的,之后倒是可以弄一些到印第安人这里贩卖。

    收购的白尾鹿皮送回国内后,经过加工可以称为比较高档的皮革制品,而近年来大唐的皮革制品在清国的销路非常好,南方商人将唐国皮具带到北方,很快就成为了北方富翁和贵族的新宠,款式新颖做工精良的皮衣或皮包,有的价值数十两黄金,而且一包难求。

    经由这种贸易,大唐算是初步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取得了联系,似乎印第安人对于唐人的存在并无什么反对。肤色上的相同是一部分,主要还是唐人能够提供的商品比欧洲人更好,而且与唐人做生意更有利,印第安人也不是傻的,自然不可能为了英国人来耽误自己。(未完待续。。)